內外涂塑鋼管|鐵礦石話語權增強關鍵在于團結
1*5月,我國鐵礦砂進口30822萬噸,增加9%,在鐵礦石進口量增長的同時,進口價格延續下跌態勢,1*5月鐵礦石進口均價為每噸138.4美元,下跌13.9%。而倫敦研究集團CRU近日也表示,內外涂塑鋼管廠家因**產量相對疲軟,鐵礦石價格在**季度同比已經下跌了20%。**鋼鐵廠一季度出現凈虧損,這是**自2000年以來的**虧損。在全球海洋運輸的鐵礦石中,有60%會被運往**。
“國外礦山都在爭搶**市場,把這個市場作為*重要的銷售目的地,然而,內外涂塑鋼管廠家作為全球*大的礦石消費者,**的鋼廠卻一直虧損。礦價如何波動還要看鋼價走勢,都把產品堆到**,更會加劇他們之間的價格戰。這會讓包括三巨頭在內的礦商們在華的競爭更加激烈。”分析人士認為。不只是鋼鐵行業,在家電、電信、煤炭定價、煤層氣開發、專利擁有等諸多方面,**企業國際競爭話語權正在逐步走強。
的確,**作為*大的鋼鐵生產國,對鐵礦石的巨大需求,一直是海外礦爭先恐后搶占的大市場。之前受制于鐵礦石價格的暴漲,使得**鋼企生產成本大增,加上自去年下半年一來需求的的低迷,鋼廠出現了2000年以來的**虧損,于是**鋼廠開始利用作為*大鐵礦石消費者的身份,開始進行鐵礦石定價權的爭奪。
如果說鐵礦石定價權開始偏向**,那么就應該是說,國內鋼廠終于開始團結一致對外奪權了,減少三大礦采購量,從其他**購買,少量多批次,按需采購,不囤貨等,只有大家都朝同一個方向,提升整體競爭力,那么再利用國外礦山對**市場的爭奪,鐵礦石定價權就應該離**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