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支撐廠家| 鋼市低點反彈后勁不足
當前盡管鋼鐵行業去產能出現加速跡象,但在各項投資增速持續下行的局面下,國內鋼市供大于求矛盾依然突出,社會庫存繼續下降困難。加之行業資金的緊張以及成本下行,預計短期國內鋼價跌勢依然難改。
“去產能”刻不容緩
說到鋼鐵行業,就不得不提產能過剩,鋼鐵產能過剩不僅僅是鋼鐵行業本身的問題,也是**當前面臨的一個復雜的社會問題。
此前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任務十分繁重,戰略上要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節奏和力度,戰術上要抓住關鍵點,主要是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去產能被放在了**位,足見當前去產能形勢之嚴峻。
目前**鋼鐵產能超過11億噸,2015年國內鋼材需求量為6.68億噸,出口量為1.1億噸,產能過剩超過3億噸。對于鋼鐵產能過剩出現的原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劉衛民指出,前幾年我國城鎮化、工業化正處于快速發展期,這構成了鋼材產能快速擴張的基本動力。在我國的經濟增長過程中,雖然我們早就提出從“粗放式增長”向“集約式增長”轉變,但這個過程始終沒有徹底完成,直縫鋼管廠家過去鋼材產能擴張是與粗放式增長相匹配的,一旦鋼材需求發生階段性改變,必然導致產能過剩問題暴露出來。除此之外還有監管方面的原因。在地方保護主義以及總體產能規劃失效的影響下,產生了相當一部分所謂的“統計外產能”,加重了產能過剩問題。 據了解,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預計全年淘汰煉鐵1300萬噸、煉鋼1700萬噸。按照工信部將要發布的《鋼鐵工業轉型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7)》,未來經過三年努力壓縮8000萬噸鋼鐵產能,經過兼并重組,鋼鐵企業數量控制在300家左右。
目前國內鋼鐵生產企業有500多家,其中民營鋼企400多家。按照中小冶金商會的統計,民營企業中產能1000萬噸以上的7家,300到1000萬噸的43家,100萬噸到300萬噸的不到200家,100萬噸以下的近200家。那么基本上可以說,需要淘汰的200個名額的鋼企幾乎將全是民營鋼企。此外,中鋼協也曾預測,受到新環保法以及企業自身原因等影響,“十三五”期間我國民營企業鋼產量將縮減9000萬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