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縫鋼管價格趨勢|鋼鐵行業低端產能過剩
基于對房地產、汽車、紡織和服裝、造船、鐵路、裝備制造業等主要下游行業的經濟形勢分析,作者認為:石化和鋼鐵行業的產量全年仍會有小幅增長,但總體經濟效益不容樂觀。
企業經營存在三大突出問題
1。財務費用超常增長。據財政部數據,今年3月份,國有石化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10%,銷售利潤率為3.21%,銷售費用同比上漲14.9%,管理費用同比降低6.11%,但財務費用同比卻大幅上漲34.69%。國有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4.3%,銷售利潤率為-0.59%,銷售費用同比上漲6.49%,管理費用同比下降1.98%,財務費用卻同比大幅上漲22.89%。財務費用超常增長主要源于兩方面:
一是融資成本大幅上升。大型國有鋼鐵企業目前的融資成本高達20%—30%,銀行貸款中的現匯只有30%—40%,其余都以承兌匯票支付,貼現利息達到10%以上。民營鋼鐵企業融資更貴更難,融資成本、貼現利息甚*超過30%。石化行業企業的下游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銀行貸款的支付方式多為承兌匯票。承兌匯票經中小企業層層上傳,大大增加了石化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二是基金等費用負擔較重。除多年延續下來的一些基金費用外,直縫鋼管廠家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企業需要交納的費用又多了幾項,例如港口建設費、可再生能源基金、水利建設基金等。
2。下游需求不旺,但上游主要原材料成本維持高位。2011年以來,石化、鋼鐵企業產品價格下降,本應帶來上游原材料需求和價格雙下降。但是由于石化和鋼鐵產業規模大、市場容量大、產業集中度低,實際上并沒有對上游的原材料生產企業產生根本性影響,石油、對二甲苯、鐵礦石和煉焦煤等主要原材料供應仍然偏緊,價格依然高位運行。
鋼鐵行業則是高端產能過剩、低端產能擴張。一方面,在鋼鐵產業政策和立項審批的限制下,國有鋼鐵企業新增產能主要分布在以板材為主的高端領域,并且加快淘汰了低端長材產品產能。板材產品的消費領域主要是汽車、造船、鐵路等行業。2011年以來,這些行業需求大幅下降,形成高端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投資導向政策驅動下,民營鋼鐵企業大量進入以長材為主的中、低端領域,這些產品通用性強,需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