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71 CC70直縫鋼管規格|鋼企盈虧受制于礦石資源
礦石決定鋼企命運,在上市鋼企陸續公布的2011年財報中體現得越來越明顯,并將繼續影響2012年的鋼企經營分化。
自鋼鐵行業的**份2011年年報披露,就預示著上市鋼企2011年的業績主旋律以虧損或盈利大幅下滑為主。
截*4月5日,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的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行業的33家公司,A671 CC70直縫鋼管已披露2011年年報的20家,其中共有6家凈利潤虧損,而免于虧損尷尬的很多鋼企,也是以凈利潤大幅下滑示人,包括寶鋼股份、馬鋼股份等傳統鋼鐵生產大戶。
而梳理2011年為數不多的業績仍增或者預增的鋼企,像包鋼股份、方大碳素、久立特材、西寧特鋼等,大多都具有礦業資源優勢。
“兄弟”盈虧迥異
礦石對鋼企業績的影響,在已成為兄弟公司的鞍鋼股份和攀鋼釩鈦身上體現得尤其明顯。
就在幾天前,鞍鋼股份公布了2011年業績報告,21.46億元的巨虧,令這家老牌鋼鐵企業成為鋼鐵上市公司中的“虧損王”。
對于巨虧的原因,鞍鋼股份解釋,主要是由于原燃料價格漲幅遠高于鋼材價格漲幅,以及鋼材產銷量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前三季度,鞍鋼股份還盈利2.39億元,但到第四季度時,公司就虧了23.9億元,正是由于決定鋼廠成本的鐵礦石價格與鋼材價格變化的嚴重不同步,其四季度的虧損幾乎吞噬了約全年的利潤。
這其實也是大部分鋼鐵企業去年虧損或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而鞍鋼股份虧損之多,更是與其礦石的特殊定價模式有很大關系。
與寶鋼等鋼企按照季度定價采購長協礦不同的是,鞍鋼股份購買鐵礦石主要通過集團采購途徑半年簽一次合同,定價原則是按照**海關事務署所公布的上一半年度海關進口平均價格為基礎,集團再給予5%的優惠。
這樣的定價模式下,鞍鋼對鐵礦石現貨價格的波動就相對滯后,A671 CC70直縫鋼管反映在成本上的數據也與同期鐵礦石現貨價格的走勢不盡一致。由于去年下半年的鐵礦石現貨價格呈下降趨勢,鞍鋼股份主要依據上半年高價格定價的采購成本,就比同行要高,而鋼材銷售價格,則是隨行就市地回落。
而并入鞍鋼集團的攀鋼釩鈦,從其業績預告可以看出,由于與鞍鋼進行的資產置換,使得該公司免于同樣巨虧的尷尬。
根據與鞍鋼的資產置換合同,交易完成后,攀鋼釩鈦將不再從事鋼鐵業務,主營業務將轉型為鐵礦石采選與釩鈦制品生產、加工和應用。
由于正值資產置換檔口,而證監會對于重大資產置換的會計確認方法并無統一明文規定,攀鋼釩鈦在其年報預告中披露了除資產置換后口徑的其余兩種口徑業績,而三種口徑的業績差異之大,也使礦業對鋼企的利潤貢獻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