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外媒報道稱,管理層正在考慮創建南方鋼鐵集團和北方鋼鐵集團,作為鋼鐵行業國有企業改革重組的重要一步。
這一消息點燃了市場供給側改革升溫預期,并再度在期貨市場刮起“黑旋風”。昨日,螺紋鋼期價大漲2.09%,收報2495元/噸。現貨方面,沙鋼將8月上旬螺紋鋼出廠價格上調70元/噸。鐵礦石期價漲幅更高,昨日上漲3.95%,收報486.5元/噸。
值得注意的是,黑色系的商品近月巨量持倉歷史罕見:螺紋1610合約現在仍然有180萬手持倉,這是歷史上從未出現的情況;而鐵礦石近月1609合約還在增倉,不符合以往7月初移倉完畢的慣例。
“資金博弈是昨日大漲的主要原因。多空積累在近月的持倉已經和基本面的變化無關了,現貨淡季漲跌都不明顯。近月持倉過多,而空頭不可能有這么多貨交割,這使得空頭在心理上形成弱勢。”興業期貨分析師李文婧表示。
而多頭資金敢于博弈的*大籌碼,L450M直縫焊接鋼管便是供給側改革,這是2016年**重點實施的任務之一,長期處于產能嚴重過剩狀態的鋼鐵和煤炭行業則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對象。伴隨鋼鐵行業國企重組工作的推進,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升溫。
“一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參與者眾多,結構分散,企業規模參差不齊,產業集中度較低,許多技術水平較低的中小企業只能生產低附加值的鋼材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夠,也難以獲得貸款,陷入經營困境。只有通過淘汰落后產能、消滅僵尸企業、加強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才能保證我國鋼鐵行業得以長期健康地發展下去。”國信期貨分析師施雨辰表示。
數據顯示,寶鋼股份2015年生產坯材2214萬噸,占我國鋼材產量的2%。武鋼股份2015年生產粗鋼1539萬噸,占我國粗鋼產量的1.9%。兩者均是我國鋼鐵產業的領軍企業,其中寶鋼股份生產的冷軋汽車板市場占有率達到50%。
華泰期貨分析師徐軻和尉俊毅表示,寶鋼與武鋼合并打響了供給側改革的“**槍”,順應了6月發改委“下半年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將進入執行階段”的聲明,預示著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會有越來越多鋼鐵企業走上合并重組的改革道路,從這一角度來看影響深遠。長遠考慮,鋼鐵企業合并增加行業對于上下游企業的話語權以及行業集中度。
整合提速 供給側改革升溫
“目前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情況一方面表現為鋼企的合并重組,另一方面表現為環保整治力度加大,旨在加速劣質產能退出。”徐軻和尉俊毅表示。
去年,工信部發布的《鋼鐵產業調整政策(2015年修訂)(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到2025年,前十家鋼鐵企業(集團)粗鋼產量(下稱CR10)占全國比重不低于60%,形成三五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以及一批區域市場、細分市場的領先企業。”
“寶鋼武鋼的合并,是對產業規劃的實踐,也會在行業內形成一定的領頭作用。”李文婧表示,在市場競爭中,市場集中度是衡量產業結構的重要標準。成熟**的鋼鐵業往往高度集中,可以使得鋼企在與礦企的博弈中掌握一定的主導權。同時,集中度較高的產業會自發進行產量的控制,L450M直縫焊接鋼管從而使得行業獲得合理利潤和長遠發展。